2022-05-08 15:44:14
5月23日,在位于鄒城市太平鎮的鮑店煤礦,首先映入記者眼簾的是5個并排矗立的淺黃色大筒倉,周邊則是藍色配套設施。
“筒倉高64米,直徑28米,單個儲煤量2萬噸,配有自動采樣、安全監測、消防等設備,是目前封閉性最好的儲煤裝置之一。煤炭從井下到選煤廠,再根據不同種類分到不同筒倉,全部經由棧橋內的皮帶運輸,整個過程全封閉。”鮑店煤礦副礦長張運華介紹,出煤口有汽運和鐵路兩套運輸系統,經過沖刷洗車臺、車廂頂部覆蓋,車輛才能開出煤場。
鮑店煤礦這套儲裝運系統總投資2.48億元,2018年底主體工程完工,現已正式投產使用,精煤、混煤、塊煤等煤種全部實現入倉儲存,達到“產煤不見煤,產、運、銷全過程封閉管控”的目標要求,消除了礦區揚塵污染源。
鮑店煤礦還完成了煤矸石礦山治理工程,沿地界建設圍墻,對原矸石山采取削低山體、安裝噴淋系統、覆土和綠化等治理措施。現如今的矸石山青草覆蓋,綠意融融。
位于鄒城市的南屯煤礦雖然建礦已經46年,產煤量全面下調,但煤炭揚塵治理工作同樣不遺余力。
記者來到南屯煤礦3號儲煤棚,儲煤棚為拱形鋼架結構。“若是以前站在這里,可是要穿全套工作服和靴子的,沒辦法像現在一樣穿白襯衫進來的。”南屯煤礦副礦長孟強笑著說。
他還介紹,該儲煤棚設計儲煤能力4.5萬噸,從外部棧橋運輸皮帶到煤棚頂部全封閉進煤,煤棚內有6個可上下左右擺動的降塵噴霧,車輛進棚裝煤,出門就是自動沖刷洗車臺,經過二次徹底沖刷車輛才能出礦。
除了煤礦,在煤炭城市濟寧,還有很多經營性煤場。
鑫峰商貿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。“從1993年我們就開始做煤炭,這幾年大家環保意識增強了,大小煤場都安裝了防風抑塵網,硬化了地面,安裝了PM10等污染物質監控設備。去年我們建了儲煤棚,配備了噴淋、霧炮、灑水車等設施設備,進出車輛也都按標準來。”鑫峰的老板劉兆義介紹,這里每天有4名工人早晚刷地,保持地面濕潤,不起揚塵,“空氣環境質量好了,受益的也是我們自己。”
濟寧市能源局數據顯示,全市已完成煤炭堆場封閉改造工作,截至去年底,48家煤礦企業,除去基建礦井和停產礦井外,具備封閉建設條件的45家煤礦企業實施了封閉廠棚或筒倉建設;全市286家煤炭經營企業堆場,177家實施了封閉建設,109家不具備建設條件的企業堆場進行了清理、取締或轉產。
濟寧市還建立了視頻監控平臺,對全市煤礦煤場實施24小時實時監控,確保發現違規操作第一時間處置。督導組不定期督查煤場揚塵治理措施落實情況,保持揚塵污染治理的高壓態勢,確保動態達標,有效促進了煤炭堆場揚塵治理的閉環管理。